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涉及放电管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壳、两个电极件、散热盖组件,固定壳内设有用于容纳惰性气体的容纳腔,两个电极件分别插设并密封连接于固定壳的两侧且延伸至容纳腔内,散热盖组件固定且密封连接于固定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容纳腔内,散热盖组件位于两个电极件上方的中央位置;本陶瓷气体放电管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容纳腔内惰性气体的热量堆积,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惰性气体泄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陶瓷放电管的使用寿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9418947 U (45)授权公告日 2023.07.25 (21)申请号 2.9 (22)申请日 2022.12.2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阳邦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道平山社区丽山路65号平山民企科技 园2栋2层201 (72)发明人 曾添雄曾裕龙杜子豪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44689 专利代理师 孙凯乐 (51)Int.Cl. H01J 17/28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涉及 放电管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壳、两个电极件、散热 盖组件,固定壳内设有用于容纳惰性气体的容纳 腔,两个电极件分别插设并密封连接于固定壳的 两侧且延伸至容纳腔内,散热盖组件固定且密封 连接于固定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容纳腔内,散热盖 组件位于两个电极件上方的中央位置;本陶瓷气 体放电管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容纳腔内惰性气体 的热量堆积,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惰性气体泄漏 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陶瓷放电管的使用寿命。 U 7 4 9 8 1 4 9 1 2 N C CN 219418947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两个电极件、散热盖组件,所述固定 壳内设有用于容纳惰性气体的容纳腔,两个所述电极件分别插设并密封连接于所述固定壳 的两侧且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盖组件固定且密封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并延 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盖组件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件上方的中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组件包括塞紧环、 导热件、密封盖,所述塞紧环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件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盖固定连接于所述 塞紧环的一端,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贯穿所述塞紧环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热件的 另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盖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塞紧环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塞紧环的外 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外环与所述固定壳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有吸热 部,所述吸热部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件的上方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包括收纳槽、多个 吸热环,所述收纳槽与所述容纳腔导通,多个所述吸热环均固定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热环的直径依次递 减并形成同轴心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有散热 部,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贯穿所述密封盖并延伸至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板、 散热凸台,多个所述散热板依次排列,所述散热凸台位于多个所述散热板的中央位置并与 所述导热件同轴心,所述散热凸台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散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台的顶部设有用于 增大散热面积的散热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紧环中央设有固定槽, 所述导热件贯穿所述固定槽,所述导热件的外周侧与所述固定槽的槽壁形成紧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设有密 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与所述导热件的外周侧形成紧密连接。 2 2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 1/4页 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陶瓷放电 管在电子产品的电路中,起到很好的电路保护作用,故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陶瓷放电管 用陶瓷密闭封装,内部由两个或多个带间隙的金属电极,充以惰性气体氩气、氖气构成,当 加到两电极端的电压达到使气体放电管内的气体击穿时,气体放电管开始放电,由高阻抗 变成低阻抗,使浪涌电压迅速短路至接近零电压,并将过电流释放入地,从而对后续电路起 到保护作用。 [0003]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陶瓷气体放电管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其陶瓷气体放电管 散热效果较差,热量会使内部的惰性气体产生膨胀,长时间的膨胀容易使得惰性气体泄露, 而且,高温也会影响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功能,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0004]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来解决以往的陶瓷气体放电管散热效果不 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来解决以往的陶瓷气体 放电管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包括固定壳、两个电极件、散热盖组件,所 述固定壳内设有用于容纳惰性气体的容纳腔,两个所述电极件分别插设并密封连接于所述 固定壳的两侧且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盖组件固定且密封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顶 部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盖组件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件上方的中央位置。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盖组件包括塞紧环、导热件、密封盖,所述塞紧环固定套设于 所述导热件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盖固定连接于所述塞紧环的一端,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贯穿 所述塞紧环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盖并延伸至外部, 所述塞紧环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塞紧环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 密封盖的外环与所述固定壳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有吸热部,所述吸热部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并位 于两个所述电极件的上方中央位置。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部包括收纳槽、多个吸热环,所述收纳槽与所述容纳腔导通, 多个所述吸热环均固定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上。 [0011]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吸热环的直径依次递减并形成同轴心固定。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 部贯穿所述密封盖并延伸至外部。 3 3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 2/4页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板、散热凸台,多个所述散热板依次排列,所 述散热凸台位于多个所述散热板的中央位置并与所述导热件同轴心,所述散热凸台的顶部 凸出于所述散热板。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凸台的顶部设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散热槽。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塞紧环中央设有固定槽,所述导热件贯穿所述固定槽,所述导热件 的外周侧与所述固定槽的槽壁形成紧密连接。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与所述导热件的 外周侧形成紧密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采用顶部设置散热盖组件的形式对内部的惰性气体进行散热,有效地 避免了容纳腔内惰性气体的热量堆积,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惰性气体泄漏的情况发生,提 高了陶瓷放电管的使用寿命;在容纳腔内的惰性气体热量积累时,惰性气体则将热量传递 至导热件上的吸热部上,吸热部吸收热量后通过导热件传递至散热部上,由于外部的环境 温度与散热部相差较大,散热部则会自行进行散热,在不断的散热过程中,惰性气体的热量 则全部被吸热部吸收,容纳腔内的热量则不会积累;综上所述,本陶瓷气体放电管能够有效 地避免了容纳腔内惰性气体的热量堆积,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惰性气体泄漏的情况发生, 提高了陶瓷放电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分解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整体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散热盖组件爆炸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导热件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如下: [0025] 固定壳1,容纳腔11; [0026] 电极件2; [0027] 散热盖组件3,塞紧环31,固定槽311,密封环3111,导热件32,吸热部321,收纳槽 3211,吸热环3212,散热部322,散热板3221,散热凸台3222,散热槽32221,密封盖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 进一步说明。 [0029] 请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包括固定壳1、两个电极件 2、散热盖组件3,固定壳1内设有用于容纳惰性气体的容纳腔11,两个电极件2分别插设并密 封连接于固定壳1的两侧且延伸至容纳腔11内,散热盖组件3固定且密封连接于固定壳1的 顶部并延伸至容纳腔11内,散热盖组件3位于两个电极件2上方的中央位置。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 [0031] 固定壳1为陶瓷材料所制,用于为两个电极件2、散热盖组件3提供一个稳固的安装 4 4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 3/4页 结构; [0032] 容纳腔11用于填充惰性气体; [0033] 电极件2共有两个,用于导电; [0034] 散热盖组件3用于对容纳腔11内的惰性气体进行散热; [0035] 具体的,在进行组装时,先将固定壳1、两个电极件2进行组装,然后将组装了电极 件2的固定壳1与散热盖组件3至于预设气压的惰性气体环境内,然后通过外部压合设备进 行压合,压合完成后,散热盖组件3则固定在了固定壳1的顶部,容纳腔11内也填充了惰性气 体; [0036] 在容纳腔11内的惰性气体热量积累时,惰性气体则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盖组件3的 一端上,由散热盖组件3的另一端进行散热,在不断的散热过程中,惰性气体的热量则全部 被散热盖组件3吸收,容纳腔11内的热量则不会积累; [0037] 综上所述,本陶瓷气体放电管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容纳腔内惰性气体的热量堆积, 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惰性气体泄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陶瓷放电管的使用寿命。 [0038] 进一步的,散热盖组件3包括塞紧环31、导热件32、密封盖33,塞紧环31固定套设于 导热件32的外周侧,密封盖33固定连接于塞紧环31的一端,导热件32的一端贯穿塞紧环31 并延伸至容纳腔11内,导热件32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33并延伸至外部,塞紧环31收容于容 纳腔11内,塞紧环31的外壁与容纳腔11的内壁紧密连接,密封盖33的外环与固定壳1的外壁 固定连接;导热件32的一端设有吸热部321,吸热部321延伸至容纳腔11内并位于两个电极 件2的上方中央位置;吸热部321包括收纳槽3211、多个吸热环3212,收纳槽3211与容纳腔11 导通,多个吸热环3212均固定于收纳槽3211的底壁上;多个吸热环3212的直径依次递减并 形成同轴心固定。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 [0040] 塞紧环31用于将固定壳1的顶部进行密封,防止惰性气体通过容纳腔11的缝隙泄 露出外部; [0041] 导热件32用于将惰性气体内的热量进行导出; [0042] 吸热部321用于吸收容纳腔11内惰性气体的热量; [0043] 收纳槽3211用于增大吸热部321与惰性气体的接触面积; [0044] 吸热环3212用于吸收惰性气体的热量,并传递至导热件32上; [0045] 密封盖33用于密封塞紧环31与容纳腔11内壁之间的缝隙; [0046] 具体的,在容纳腔11内的惰性气体热量积累时,导热件32上的吸热部321则吸收惰 性气体中的热量,在吸热的过程中,惰性气体填充在收纳槽3211内,并由多个吸热环3212将 热量进行吸收,吸收的热量则由导热件32持续传递至散热部322上进行散热。 [0047] 进一步的,导热件32的一端设有散热部322,散热部322远离吸热部321,散热部322 贯穿密封盖33并延伸至外部;散热部322包括多个散热板3221、散热凸台3222,多个散热板 3221依次排列,散热凸台3222位于多个散热板3221的中央位置并与导热件32同轴心,散热 凸台3222的顶部凸出于散热板3221;散热凸台3222的顶部设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散热槽 32221。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 [0049] 散热部322用于将热量进行散发; 5 5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 4/4页 [0050] 散热板3221用于增大散热部322的散热面积,同时,依次排列的结构也为外部冷却 气流提供一个流过的通道; [0051] 散热凸台3222用于增大散热部322的散热面积; [0052] 散热槽32221用于增大散热部322的散热面积; [0053] 具体的,在热量传递至散热部322后,由于外部的环境温度与散热部322相差较大, 散热部322则会自行进行散热,同时,依次排列的散热板3221结构也为外部冷却气流提供一 个流过的通道,加速了热量的散发,惰性气体的热量则会逐渐地全部被吸热部321吸收并不 断传递至散热部322上进行散发,容纳腔11内的热量则不会积累。 [0054] 进一步的,塞紧环31中央设有固定槽311,导热件32贯穿固定槽311,导热件32的外 周侧与固定槽311的槽壁形成紧密连接;固定槽311的槽壁上设有密封环3111,密封环3111 的内壁与导热件32的外周侧形成紧密连接。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 [0056] 固定槽311用于为导热件32提供一个稳固的放置空间; [0057] 密封环3111用于为固定槽311的内壁与导热件32的外壁提供一个密封的结构,在 加强导热件32固定力的同时也防止惰性气体从固定槽311与导热件32之间的缝隙中泄露; [0058] 具体的,在对导热件32进行安装时,先将密封环3111固定在固定槽311的内壁上, 然后再将导热件32插入固定槽311内并进行固定,此时导热件32则固定在了塞紧环31内。 [0059]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 的范围。 6 6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附图 1/5页 图1 7 7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附图 2/5页 图2 8 8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附图 3/5页 图3 9 9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附图 4/5页 图4 10 10 CN 219418947 U 说明书附图 5/5页 图5 11 11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清版)-B-T 34590.9-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9部分:以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为导向和以安全为导向的分析.pdf
(高清版)-B-T 34590.7-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7部分:生产、运行、服务和报废.pdf
13-【国家标准】天然石材统一编号GBT 17670-2008.pptx
(高清版)-B-T 34590.10-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0部分:指南.pdf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清晰完整版).docx
(李斯特梅菲斯特圆舞曲波尔卡)MephistoWaltzNo1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