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29岁的男子小言(化名)因外卖吃出塑料异物,前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检查。
CT显示,这支近15厘米长勺状物体,严丝合缝地横亘于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交界的生理狭窄处,稍有不慎即可能刺穿肠壁,引发腹膜炎或大出血。
今年1月,小言在泰国旅行时与朋友畅饮。酒量不佳的他回到酒店后头晕呕吐,情急之下竟拿起房间的咖啡勺伸入喉咙催吐。一阵剧烈干呕中,他突感“嗓子里有股力量拽走了勺子”,随后断片昏迷。
次日醒来,小言仅以为是呕吐导致的胃部不适,将夜半惊魂当作了一场梦。之后的半年,他依旧自律地保持健身。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表示,此处腔隙狭窄且肠壁极为菲薄,异物极易嵌顿,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穿孔。
“勺子陶瓷质地光滑细长,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又是人体上消化道的生理狭窄处,内镜下取出难度极大。若失败,只能开腹手术。”
昨天(6月18日)下午,小言被推进内镜手术室。虽然医护团队对手术难度有所预判,但内镜画面仍让团队倒吸凉气——勺子的“头”卡在十二指肠球部,而它的“长柄”则一路延伸下去,拐了个弯卡在了更深的十二指肠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
由于勺子表面太过光滑,又长又硬,卡的角度极为刁钻,好不容易圈套器圈住了柄部,一用力,就从光滑的勺面脱了出来……套不住,根本套不住!圈套器反复滑脱,异物钳难以抓牢光滑勺面。
随后,钳B夹住勺柄小孔向下推送,使勺体与镜身平行;双钳配合把整个勺子从狭窄危险的十二指肠区域,慢慢拖回到相对宽敞的胃里。
最后,周教授换回更牢固的“套圈”工具,稳稳套住勺柄,最终顺着食道,成功将这把15厘米长的陶瓷勺子完整地取了出来!
术后小言经过短暂观察即顺利出院,但回想起来仍后怕不已:“原以为是梦,谁知差点酿成大祸!”
这把牙刷长期卡在十二指肠弯曲处,刷柄末端距肠壁仅毫厘,随时可能因肠道蠕动引发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
2020年7月,湖南女生小雨(化名)一边盯着手机看综艺娱乐节目一边刷牙,看到特别搞笑的部分,她仰头哈哈大笑,没想到牙刷滑进食道,吞进去了肚子。
2021年8月,江苏徐州一位女子一边刷牙一边听笑话,竟不小心将整根牙刷吞下!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也曾接诊过各种误吞打火机、铅笔、牙刷的患者。数据表明,内镜取异物成功率超95%,但需把握黄金时间。